close

2008.05.23


 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1653年創建,原稱普羅民遮城(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),漢人則稱之為「赤崁樓」、「番仔樓」或「紅毛樓」;雖然「赤崁樓」已歷經明、清、日據時期,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。



  赤崁樓從荷蘭人據台時期便是行政中心,西元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,即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。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,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,「赤崁夕照」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。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,是從他處遷移至此,傳說石龜為龍生九子之一,因好負重而變成龜狀。另外「斷足石馬」的雕像有一傳說是因石馬入夜後會化作妖怪騷擾百姓,所以才被斷足,成為現在的模樣。後來,赤崁樓因民變的破壞及疏於管理而日漸頹圮,而原本荷式建築的主體也加上了中國式的建築,一度上面還祭祀了觀世音菩薩等神明。日治時期,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,也陸續展開修建及整修,光復後,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,並將主要入口改向,而成為今日赤崁樓的模樣。



赤崁樓外牆









民國49年庚子福康安平定林爽文的9座贔屭碑,移至海神廟臺基南邊排列展示。民國54年乙巳赤嵌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整修,移除了不少朽木,卸換上許多鋼筋水泥的柱樑。








文昌閣







蓬壺書院



飲水台造型



赤崁樓 06-220-5647 台南市中區民族路2段212號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麥克小豬 的頭像
    麥克小豬

    麥克小豬的天空

    麥克小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